中国日报6月28日电 (记者 钟南) 6月28日上午 ,中国最长随着国产首台16米级盾构机“京华号”顶推到位 ,盾构由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建设 ,高速公路贯通中铁十四局施工的隧道首线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西线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我国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首线贯通,中国最长这项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盾构
东六环改造工程南起京哈高速 ,高速公路贯通北至潞苑北大街 ,隧道首线设计时速80公里 ,中国最长全长约16公里 。盾构其中,高速公路贯通入地改造段约7.4公里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首线以分离式双洞布置 ,中国最长均分为三层,盾构上层为排烟通道、高速公路贯通中间层为3车道公路 、下层为疏散救援通道 ,开挖直径达16.07米 ,最大埋深75米,是北京市埋深最大的地下隧道。
“隧道所在地层极其复杂,先后下穿京哈铁路 、在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地铁 、公路 、河流 、燃气管线、高压电塔和既有建筑等55处风险源 。”首发集团东六环项目处负责人何历超介绍 ,超大直径 、超长距离、超深覆土 、超敏感环境等难点,对施工提出巨大挑战 。
凭借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参数积累 ,首发集团联合中铁十四局等单位量身打造掘进利器 ,配备第四代常压换刀 、伸缩主驱动等核心技术,多次邀请钱七虎院士等专家团队“把脉问诊” 。同时,建设智慧管控平台 ,应用“互联网+BIM+GIS”技术 ,实现安全、质量、进度 、应急保障全方位数字化管控。
“传统的同步注浆采用水泥单液浆 ,凝固时间长、流失量大,难以有效控制管片上浮。”中铁十四局北京东六环项目负责人孙旭涛介绍,“我们经过上千次试验 ,不断优化参数配比 ,自主研发超大直径盾构‘同步双液注浆技术’,浆液固结时间从8小时缩至1小时,快速达到强度 ,在管片外围形成一层‘铜墙铁壁’。”该技术将整条隧道管片的沉降控制在3毫米内,实现了对地面建筑物的零扰动 ,填补了我国盾构隧道同步双液注浆的技术空白。施工中,建设者先后攻克11项技术难题,申报23项研发工法、专利,创造了16米级盾构单月进尺542米的世界纪录 。
该工程是解决高速公路分割城市问题的标志性工程。通车后,将促进通州城区与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融为一体,对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务水平,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责任编辑:严玉洁】
相关文章: